来源:爱游戏平台app官方下载 发布时间:2024-12-03 20:28:01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水平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怎么样才能做好这篇大文章,因地制宜尤为关键。地处腾格里沙漠东南缘的宁夏中卫市,在发展经济中虽然面临若干坏因,但当地因地制宜“沙海掘金”,持续开辟新领域、新赛道,正在迎来更多“荒漠变绿洲”的新景象。
“天下黄河富宁夏,首富中卫。”在声名远播的宁夏中卫沙坡头景区,一块大石头上镌刻的宣传语言简意赅、格外醒目。中卫市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西部,是黄河由山入川的首站,分布着黄河冲积平原、沙漠、山地、丘陵等地貌。地处腾格里沙漠东南缘,为这里带来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星星的故乡”等美景,但干旱贫瘠的土地也无疑是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
近年来,中卫市对标国家产业布局,立足自身产业基础、地理环境和资源禀赋,在数字化的经济、新型材料、清洁能源等方面持续开辟新领域、新赛道,产业集群效益逐步显现。通过“沙海掘金”,中卫努力变沙之害为沙之利,培育出众多“金娃娃”项目。
在中卫,算力、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模型等专业词,日渐成为交流中的热词。当地和大数据产业逐步从无到有、从有到聚、从聚到兴。
作为中卫市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参与者、见证者,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宁夏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拜英奇认为,中卫以前给人的印象是大漠戈壁,后面发生了绿进沙退的奇迹,而今又拥抱,迎来从“数字荒漠”到“数字绿洲”的转变。
10多年前,跨国企业亚马逊为其在中国唯一的自建数据中心集群选址。在这场耗时1年10个月,面向83个地区、综合对比219项指标的考察中,中卫脱颖而出。在过往的招商引资中,干旱少雨、大漠戈壁是妥妥的劣势。不过这一次,恰恰看中了这些。中卫空气清洁,多种能源富集互补,又有适宜的技术条件、丰沛的水冷资源、精准的产业政策,优势得天独厚。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中卫紧抓“东数西算”等政策机遇,相继引进培育了一大批知名互联网公司,为众多企业和事业单位提供数据存储、算力服务,形成了涵盖智能终端、智算存储等全产业链的发展新格局。先是异军突起,继而风生水起,中卫获批为国家(中卫)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和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跻身全国服务器装机能力最强城市之一。中卫市数据局局长薛军勇说,中卫因“云”结缘、乘“数”而上、“算”引未来,和产业呈现稳中有进、量质齐升的发展态势。
“从技术特征上看,数据要素能零成本复制或者低成本复制。这一点与传统要素非常不一样,有助于改善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持续增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中国电子数据治理工程研究院院长孟庆国认为,中卫等地成立了数据主管部门、、数据产业集团,以此推动与传统要素相融合,力促赋能新质生产力,给众多企业创造了高水平发展的广阔空间。
“从沙到云,打造产业链。”坐落于沙漠附近的宁夏西云算力科技有限公司,墙上的标语格外醒目,一个个排列整齐、“卖力”工作的机架更令人印象非常深刻。今年6月,西云算力公司被宁夏回族自治区工信厅认定为算力产业“链主企业”。该公司运维工程师孟楠和记者说,这里是宁夏首个采用全自然风冷的高功率机柜,打造出专用算力平台“智算云平台”,为许多用户更好的提供渲染、人工智能训练和推理等应用场景的算力服务。
不远处,由中国交通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的中交宁夏(中卫)云数据中心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据现场负责人于成云介绍,这里分期建设,总建筑面积将达15.3万平方米。建设过程中,他们践行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数据中心向规模化、节约化、绿色化发展。
今年7月,《中卫市支持建设产业中心市的若干政策(试行)》对外公布,从人才引进、产业推介、降低算力使用门槛及加大对大数据和云计算企业信用贷款支持、数据要素市场化流通、场景应用等方面,出台了“真金白银”的扶持奖励措施。比如,鼓励企业组织大数据、云计算和软件技术基础研究,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有研发创新产品的项目,给予不超过项目总研发投入30%的补助,最高可达1000万元。“在算力中每投入1元,可带动3元至4元的经济产出。”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解决方案首席工程师杨宏到中卫当地考验查证后认为,算力可加速技术及产业变革,有关政策有助于吸引和培育更多的大数据企业。
“今天的中卫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势头正盛,数字红利正足,投资环境正优,创新氛围正浓,未来发展空间无限,大有可为。”中卫市委副书记、市长马洪海说,希望能够通过提供“零距离、保姆式、一条龙”的政务服务,创造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提供更高效的政务服务、创新更多要素市场化配置,营造有诚意、有温度、有效益的投资环境,汇聚各方力量共建算力之都,共促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发展。
据介绍,中卫将坚持以数蓄势,筑牢算力底座。加快数据中心算力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打通信息大动脉、提高算力承载力。同时,将坚持以数兴业,开拓算力蓝海。积极打造云工厂、云平台、云服务,努力让“交换中心”“算力中心”成为“投资中心”“效益中心”。此外,还将坚持以数促融,挖掘算力富矿。
走进位于中卫工业园区的宁夏协鑫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偌大的生产车间内,一台台设备高高矗立、高效运转,自动化生产线井然有序。隔着玻璃墙,记者仅看到几名身着蓝色和粉色工装的工人在巡视、检查。在旁边略显紧凑的集控中心,身着灰色工装的工人则盯着4个屏幕进行操作。
“以前,一个人在车间只能操作两台生产设备。而今,通过信息化系统改造,一个人隔着屏幕就能操作80台设备,这在国内乃至国际都是领先水平。”该公司生产总监王思锋说,光伏产品生产的全部过程中,有不少环节耗能较高。他们专注于高效率光伏材料研发生产,顺应“双碳”目标打造颗粒硅单晶制造示范基地。用颗粒硅替代块状硅,可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中卫市把新型材料作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支撑。近年来,高性能金属材料、高性能纤维材料、高分子化工材料、晶硅材料、电池及储能材料5个百亿元级产业集群加快培育,处于“长身体”“壮筋骨”的成长阶段。
利安隆(中卫)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高分子材料抗老化助剂生产企业,每年研发投入占产值约4%,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我们的产品有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等,大多数都用在延长高分子材料的常规使用的寿命,眼镜、口罩、橡胶、塑料等日用品都用得上。”该公司副总经理杨学新说,化工的应用有助于实现以塑代木、以塑代钢。
(中卫)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占地近400亩,是天津新材料股份公司的主要生产基地。多年来,利安隆与中卫在高分子材料领域深化合作,开辟了共赢发展的新赛道。“以前公司的原料来源和销售市场都集中在沿海地区。”杨学新说,随着中卫对延伸产业链、价值链的重视,如今附近就有不少上游公司可以提供原料和服务,许多产品也实现了就近应用,他们将发挥自身优势推动更多优秀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据统计,2023年中卫市新材料产业产值达350亿元左右。2024年1月至7月,当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1%,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33.3%,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21.5%。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势头良好,但仍存在产业链条较短、竞争力不强等问题,这与发展时间不长、产业规模较小、发展不平衡等有关。比如,中卫市晶硅材料多为单晶拉棒、切方工段,上游缺少多晶硅材料生产,下游缺少单晶切片企业。为锻长板、补短板,当地将加快构建涵盖硅料—硅棒—切片—组件—发电一体化的光伏新材料全产业链,实现由材料基地向生产基地转变。
“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立足发展基础,紧盯前沿领域,走特色化、差异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子,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卫市委书记刘国强表示,要围绕新材料和精细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不断夯基础、补短板、强弱项,持续延链补链强链,扩大产业规模、拓展市场占有率,推动新材料、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发展壮大。
据中卫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的人介绍,未来将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延长产业链条,完善产业体系,坚持集群发展。以打造新兴起的产业创新试验区为目标,积极构建“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研发机构+配套企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推动新材料向高纯度、高强度、高精度、高性能方向发展。
正午时分,位于中卫市沙坡头景区的新能源光伏治沙示范点,一眼望不到头的光伏板迎接着太阳的炙烤,源源不断地转化为“真金白银”。宁夏龙源有限公司设备维保中心主任工程师潘战国介绍,该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每年可新增上网电量17.93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278.5万吨。目前,中卫市已建成发电项目120个,装机容量达1032万千瓦,约占宁夏新能源总装机的30%。
“仔细看就会发现,我们的光伏板比其他光伏板要高许多。”潘战国和记者说,成本虽然会高一些,但预留了植物生长空间、减小了风管效应,有助于探索实施“林光互补”“草光互补”“板下经济”等“光伏+”治沙新模式。近年来,中卫等地在光伏板下种植枸杞、罗布麻、四翅滨藜等具有经济价值的灌草,实现“板上发电、板间种植、板下修复”,推动光伏开发与沙漠综合治理有机结合。
一手抓生态治沙,一手抓增收用沙,为中卫市统筹推进荒漠治理产业化提供了新思路。当地以“林光互补”为突破,培育引进国电投、龙源等光伏企业12家,完成光伏治沙13.6万亩。同时聚焦打造现代沙漠特色产业高地,以“林农融合”为抓手,认真做好“土特产”文章。
在沙坡头景区,从高处远望,茫茫黄沙中的一片深色常被游客误以为是黄河——其实这是一大片光伏板“蓝海”。中卫开工建设了国际首套百兆瓦级全人工地下储气库压缩空气项目,腾格里沙漠新能源基地成为国家千万千瓦级“沙戈荒”基地中首个备案、开工、投产的项目。未来,中卫将依托“三北”等重点工程,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优化配置风光电等资源,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的效果与利益有机统一。
中卫还将把大力促进清洁能源扩能升级作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支撑。加快“发储送用”融合发展,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加快一批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和建成投运,力争新能源装机总容量突破1350万千瓦,产值达200亿元;加快“制储运用”协调发展,积极建设风光发电产业全产业链,增强电网汇集能力,打造西部大型风机组装制造和智能运维基地;健全新能源产业消纳体系,加快推进“绿电园区”试点,建设中卫云基地数据中心绿电供应200万千瓦风光等项目,推动分布式发电参与市场交易,探索风电、光伏、储能等新兴起的产业互补开发、融合发展新模式,适度超前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等基础设施。
刘国强表示,要加快打造链条完整、竞争力强、特色优势突出的新能源产业集群,促进风电、光电及其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同时,要加强全局性谋划、坚持协同性推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坚定不移推动特色优势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