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爱游戏平台app官方下载 发布时间:2024-06-18 23:41:03
4月的盐城,黄海之滨辽阔的滩涂上,芦苇摇曳婆娑,麋鹿蹄声隆隆。在这幅生机勃勃的自然画卷中,一排排纯白色的“大风车”迎风转动,从海岸线一路连绵到远海……
坐拥582公里海岸线的盐城,因广袤的滩涂而无缘成为蔚蓝的海滨城市。然而,大自然却给了额外馈赠,这里不仅成为麋鹿的故乡、丹顶鹤的家园,更诞生了闻名遐迩的海上风电产业集群。
数据显示,盐城海上风电整机产能占全国40%以上,叶片产能约占全国20%,海上风电装备综合产能居全国城市第一位,海上风电装机规模占江苏省46.2%、全国15%、全球8%,是名副其实的“海上风电第一城”。
当下盐城已造就风电全产业链,但部分核心技术仍有空白。面向未来,盐城风电产业将升链、扩链、补短板,稳妥开展深远海海上风电示范建设。盐城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盐城正立足新能源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势,聚焦前沿、循序渐进,推动“风光”优质产业接续衍伸、“氢储”新质产业裂变成长,建设世界风电装备产业集群。
走进金风科技位于盐城市大丰区的总装厂,一字排开的风电电机舱宛如空间敞亮的“太空舱”;中车的生产车间内,定子铁心叠压工序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港区的海恒风电生产基地外,喷砂处理后的白色塔筒光泽四溢,整装待发……
在大丰,海上风电“一条龙”全产业链服务能力已相当成熟,正是盐城“海上风电第一城”的生动缩影。
海上风电产业何以在盐城生根发芽,并长成参天大树?记者调研发现,这既是大自然丰饶的赠礼,更离不开地方政府栽桐引凤的决心。
“盐城拥有江苏省最长海岸线和最广海域面积,沿海风能资源丰富,有效时数多,近海风功率密度大,100米高度年平均风的速度超越7.6米/秒,远海接近8米/秒,年等效满负荷小时数可达3000~3600小时,是全球最具开发价值的海上风场之一。”盐城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国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党建工作部副主任柏成的回忆中,盐城东台的海上风电产业,始于2006年投资旗下的东台20万千瓦国家风电特许权项目。这是当时国内陆上顶级规模的特许权风电项目。在同一时间段,浅海2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的资源调查、地质地形条件调查等工作也基本完成,为后续盐城海上风电项目的启动打下良好基础。
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让盐城成为江苏乃至全国海上风电开发建设条件最好的区域之一,这也让能源巨头们慕名而至。盐城市大丰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早在2009年,大丰就规划建设大丰风电产业园,并率先引入。当时,钟情于大丰的海陆风电资源优势和优良的营商环境,选择在此扎营。
“金风科技等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的到来,为盐城带来了海上风电产业的基因。此后,上下游配套企业和零部件生产商也纷至沓来,逐渐形成了海上风电全产业链生态圈。”上述负责这个的人说。
具体来看,在风电开发领域,国家能源、华电、华能、国投电力、三峡等“五大六小”所有开发央企齐聚盐城;在风电装备领域,盐城汇集了、远景能源、上海电气、中车等风电整机全国前五强企业中的4家,以及中车、中材科技、时代新材料等一大批零部件领军企业,风电产业链规上企业达81家。
“‘十二五’以来,盐城相继获批国家海上风电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全国首批新能源示范城市,推动了风电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低到高、从陆到海’的强势突破。”盐城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依托资源禀赋优势,盐城全力拓展蓝海风电开发,建成了全国首个投入商业运营的海上风电项目,实现了首次海上风电场70公里远距离交流输电等众多技术突破。
黄海远端、碧波浩渺,成群的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正迎风旋转,源源不断地将强劲的海风转化为清洁电力,并向陆地输送。完成这一使命的,是直埋敷设在海底的一根根海缆。
在中天大丰海缆有限公司展厅,记者发现,尽管外表柔韧,海缆的内核却是“硬科技”。导电层的铜芯之外,乳白色的绝缘层构成了最关键的一道工序。
总体上看,盐城已形成涵盖“研发设计-装备制造-资源开发-运维服务”的风电全产业链,装备制造覆盖整机制造、叶片、塔筒、导管架、海缆、齿轮箱等全领域。然而,本土风电产业在部分核心技术上仍存有空白,一些关键技术和设备仍未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以海缆所用的绝缘料为例,中天大丰海缆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杰对记者表示,本土风电产业已在低电压的绝缘料上实现了自主可控。但在高电压、超高电压等场景上,国产绝缘料不足以满足实际应用,绝大多数厂商仍只能选择进口。
“绝缘料主要看两大指标,一是洁净度,二是耐焦烧性。随着风电产业向深远海不断拓展,海缆对绝缘层耐焦烧性能的要求将慢慢的升高,而国产绝缘料暂时无法达到一定的要求。”陈杰指出。
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华海风电场副场长史二祯对记者表示,本土海上风电产业的技术壁垒主要在风机领域,尤其是涉及到风电主控系统的软件和芯片等。目前国产主控系统正慢慢的提升,但在整体性能上仍未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零部件方面,包括轴承在内的一些细致划分领域仍被海外品牌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
“尤其是随着海上风电向深远海进发,日常维护和检修的成本显著增加,整个发电机组对零部件的细节和质量发展要求慢慢的升高,一些海外品牌在部分零部件上独占鳌头,备受市场青睐,短期内国产品牌难以望其项背。”史二祯表示。
盐城市发改委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未来,盐城风电产业将围绕“升链、扩链”,依托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础,在产业链核心零部件、自主创新等环节重点发力。
“我们将通过‘揭榜挂帅’‘赛马制’等多种方式,支持企业结合自己优势,整合多方创新要素和资源,共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探讨研究。”上述负责这个的人说,将积极开展IGBT(功率元器件)、主控系统等风电核心部件国产化技术和16MW级以上海上风电整机设计技术攻关,推进海上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全直流发电及直流并网、海上风电耦合制氢等技术探讨研究,加快提升海上风电产业科技自立自强能力。
走进盐城国丰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的中央监控室,左侧大屏幕上,数架矗立于海平面上的硕大“风车”缓缓转动着叶片;右侧系统则实时更新着每台风机的风速、功率等数据参数……在场工作人员表示,这是离岸67公里的国能大丰H5#海上风电场的工作场景。随着可供开发的近海海域慢慢地减少,进一步开发深远海风电是大势所趋。
向深远海进击,已成为盐城海上风电产业的转型升级方向之一。盐城市发改委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盐城已在大兆瓦、高电压、大基地、深远海的海上风电领域进行了全方位布局,并储备了一批重点项目和核心关键技术,未来将稳妥开展深远海海上风电示范建设,积极地推进射阳、滨海、大丰等地首批百万级深远海示范项目前期工作,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启动深远海项目建设。
随着业内加快探索深远海风电开发模式,相关配套技术如漂浮式风机、动态海缆等有望迎来广阔的蓝海。陈杰表示,面向深远海,公司的动态海缆产品已十分成熟,大容量远距离高电压柔性直流海缆也是拳头产品之一。
“随着海上风电场逐渐向深远海进发,距离增加会产生电能传输损耗等问题。与交流海缆相比,柔性直流海缆具有输电距离长、损耗小等优点,是大容量、远海风电场建设及洲际能源互联的关键装备。”陈杰表示。
深远海海上风电不仅在于离岸距离的拉长,更在于探索清洁能源的多能耦合。《盐城市海洋经济高水平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明确,拉长海洋可再次生产的能源产业链条,推进海上风电母港、深远海风电试点示范和“风光+氢、甲醇、液氨”等多种能源资源集成的海上“能源岛”建设。
史二祯表示,公司聚焦“风光氢储融一体化”特色发展模式,正探索海上多能耦合,海上“风电+光伏”同场以及兼具海上新型电力枢纽、氢电联合储能、海洋牧场等多种功能的海上能源岛研究。例如,“风光氢储”绿色能源协同融合的海上综合智慧能源岛示范项目已落地盐城东台。
“4月9日,公司首个离岸型海上漂浮式光伏‘风光同场’科技实证项目实验成功,是国家能源集团离岸距离最远、波浪最高、潮差最大、海况条件最恶劣的海上漂浮式光伏实证项目,为海上新能源向深远海发展提供了探索与示范。”史二祯介绍。
“我们力争到2025年全面形成新能源产业世界级融合集群,海上大功率风机、漂浮式海上风电、新型光伏电池、氢能、等一批关键技术和装备实现突破,海上‘能源岛’、海洋牧场等一批融合示范项目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融合集群示范效应全国领先。”盐城市发改委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